农业养殖物联网越来越开始“接地气”
  农业物联网技术已在我市水产、生猪、奶牛等养殖行业上使用,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面积达到26000亩。眼下正是甘露青鱼开捕的时节,今年传统青鱼不光将走出多元化的销售渠道,养殖青鱼也在探索用上“经济适用”版本的物联网提升养殖效益。但是物联网投入成本过高,总是阻碍着高科技进一步“接地气”。
 
  青鱼探索“经济适用”物联网技术
 
  “我们在摸索经济适用版本的农业物联网。”眼下正是传统年货甘露青鱼开捕的时节,这种经济附加值颇高的水产养殖业同样也是率先用上了物联网的先进技术。昨天记者了解到,农户也并不对新技术存在着迷信和依赖,而是在更为务实地使用着物联网的先进技术。
 
  “农业物联网的成本要达到亩均万元,推广上的确有难度。”在锡山区鹅湖镇目前已经有上百亩水面开始使用物联网技术养鱼。“基本上都是示范项目。”锡山区鹅湖镇水产协会会长顾海涛表示,主要是两个农业示范项目,物联网养鱼示范点数量达到数百亩,这个项目也不仅仅只限于青鱼,还使用在苗种培育、青虾螃蟹养殖上,另一个则是智能化管理平台。
 
  对于顾海涛所在水产协会背后的青鱼养殖户来说,投入和产出比是更为关注的事情。他透露,像智能化管理平台是农业示范项目,总投资是107万元,折合到亩均成本过万。水产协会以合作社的形式对上争取财政支持,可以解决掉30%—40%的费用,而剩下来的钱则是合作社农户自行解决。“养鱼过程中,我们也在尝试减少池塘传感器的使用。”据介绍,物联网中的传感器主要监测像溶解氧、PH值、水温、水质之中如氨氮、磷等多个指标。在务实的养殖渔民来看,这些指标之中,溶解氧才是有意义的指标,因为鱼塘一旦缺氧,会造成鱼儿翻肚皮大面积死亡这样难以挽回的惨剧。而其他如PH值、水温、水质的氨氮、磷指标则相对不是那么重要。像水温,目前当地青鱼普遍还是露天养殖为主,即使发现水温异常,也没法采取降温措施;。此外像水质指标,当地渔民可以使用常用的水质检测仪来取代。渔民们与物联网的“磨合”也还在继续,比如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网络传输、图像不清晰等运行中的问题。在传感器品牌的选择上,选择国外品牌,价格太昂贵,国产品牌则会碰上性能不稳定的状况。农业养殖物联网越来越开始“接地气”
 
  物联网水产养殖26000亩
 
  农业物联网当下在无锡的养殖领域普及力度也不小。根据市农委的调查显示,目前,农业物联网技术已在我市水产、生猪、奶牛等养殖行业上使用。其中,水产养殖物联网技术面积达到了26000亩(宜兴20000亩、江阴1700亩、锡山3000亩、惠山1000亩、马山300亩),主要对水产养殖环境(溶氧、水温、pH值、氨氮、硫化氢、亚硝酸盐、COD等)指标进行智能监控,并根据养殖智能监控系统的实测数据,进行数学模型分析,向养殖户发送手机短信,及时提供天气预报式的水质预报预警服务。此外,农业物联网还为养殖户提供投喂决策、疾病远程诊断等服务,实施水产养殖全程质量监管,并实现可追溯。据分析测算,使用物联网智能控制管理系统养鱼后,节本增效可达20%左右,预计亩均可增收1000元以上。据调查,使用水产养殖环境智能监控系统养河蟹后,每亩河蟹养殖水面监控成本约400元,每亩增产约10%-15%,亩均增效可达1000元左右,且减少了水产养殖对周边水体环境的污染。
 

  生猪养殖上使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单位3家,猪舍面积达到7000平米,对猪舍安装CO2、NH3、H2S、温度、湿度传感器,进行环境在线监测。实施单位使用了邯郸锐研智华的CO2传感器、NH3传感器等设备可实现当环境异常报警的时候,养猪户通过智能养殖平台可以对控制设备进行联动控制,根据设定参数值,对红外灯、风扇、湿帘等进行联动控制。据测算,按照普通标准化养殖,出栏一万头猪需要24个人,引进全套物联网技术后,出栏万头生猪只需1个人。采用物联网技术后,母猪受孕率和产子率均高于普通猪舍养殖的3%,能繁母猪繁殖率提高10%,有效胎次提高1-2胎,仔猪成活率能提高5%,饲料利用率能提高7%,折算后的经济收益同比增长约30%,每头猪可节约成本93元,每头母猪养殖效益增加260元。

锐研智华农业物联网传感器

 
  我市奶牛生产使用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牛舍面积达到1500平米,实现了对奶牛养殖场中奶牛的自动管理,实现对奶牛的自动喂养、自动挤奶、疾病自动化监控,能对每一头奶牛进行追踪溯源。据测算,使用物联网技术可降低人工成本20%以上,奶牛个体产奶水平提高15%,使用年限延长1-2年,每头奶牛可增加经济效益3000-3500元。农业养殖物联网越来越开始“接地气”
 
  物联网投入高使用率不高
 
  农户与农业物联网“磨合”中的烦恼,农林部门也是门儿清。相关负责人指出,比如当下物联网产品尚无国家标准,导致不同生产厂家的物联网产品不兼容问题已成为制约物联网发展的首要因素。我国农业物联网技术的研究还相对比较落后,特别是在农业用智能传感器、RFID等感知设备的研发和制造方面,许多应用项目还主要依赖进口感知设备。中国农业大学、国家农业信息化中心、中国农科院等单位已开始进行农业专用感知设备的研制工作,但大部分产品还停留在实验室阶段,产品在稳定性、可靠性、低功耗等性能参数方面还和国外产品存在不少差距,离产业化推广还有一定的距离。
 
  农业物联网投入成本总体偏高,存在部分使用率不高的问题。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所需要的传感器、电缆等比较贵,成本较高,一般养殖户难以承受。现在90%依赖项目资金来扶持,养殖户大规模使用还有一定难度。目前,物联网技术在养殖业的推广应用尚处于起步阶段,因基层缺少从事信息化的技术服务人员、运行成本高等因素,存在设备、系统使用率不是很高,特别是在畜禽养殖方面的使用率偏低。
 
  农业物联网技术的应用所需要的传感器、电缆等比较贵,成本较高,一般养殖户难以承受。养殖户大规模使用还有一定难度。种种问题影响了物联网技术在农业中的普及,水产养殖物联网需要经济适用“接地气”。